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资讯 >  >> 
蒙古包的结构形式_蒙古包的结构|天天播报

时间:2023-05-08 01:01:47    来源:互联网

1、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。


【资料图】

2、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,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。

3、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、“毡包”或“毡帐”。

4、据《黑鞑事略》记载:“穹隆有二样:燕京之制,用柳木为骨,正如南方罘思,可以卷舒,面前开门,上如伞骨,顶开一窍,谓之天窗,皆以毡为衣,马上可载。

5、草地之制,以柳木组定成硬圈,径用毡挞定,不可卷舒,车上载行。

6、”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,穹隆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。

7、蒙古包呈圆形尖顶,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。

8、普通蒙古包,顶高10-15尺,围墙高约5尺左右,包门朝南或东南开。

9、包内四大结构为:哈那(即蒙古包围墙支架)、天窗(蒙语“套脑”)、椽子和门。

10、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,通常分为4个、6个、8个、10个和12个哈那。

11、12个哈那的蒙古包,在草原是罕见的,面积可达60多平方米,远看如同一座城堡。

12、过去几十个如此大的蒙古包聚在一起,十分壮观。

13、  蒙古游牧人民族传统的住房。

14、古称穹庐,又称毡帐、于游牧。

15、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,一直沿用至今。

16、蒙古包呈圆形,四周侧壁分成数块,每块高13米左右,用条木编围砌盖;游牧区多为游动式。

17、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,前者以牲畜驮运,后者以牛车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。

18、 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,寒风呼啸,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。

19、它们就是蒙古包。

20、   蒙古包成为蒙古人的日常大多数蒙古人是终年赶着他们的山羊、绵羊、牦牛、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。

21、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,由几只骆驼运脚点,再起帐篷。

22、  古族传统民居。

23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。

24、一圆形天空,通烟气。

25、包门小,朝南或朝东南。

26、具有制做简便,便于搬运、耐御风寒,适牧等特点。

27、 多用在族“家”、“屋”的意思。

28、古时候称蒙古包为“穹庐”、“毡帐”或“毡房”等。

29、  蒙古包呈圆形,有大有小,大者,可容纳20多人;小者个人。

30、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,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,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,然后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。

31、  蒙古包搭好后,人们进行包内装饰。

32、铺上厚厚的地毯,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。

33、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,生活十分舒畅欢乐。

34、 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。

35、搬迁简便。

36、架设时将“哈纳”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,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,又能当牛、板。

37、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,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。

38、 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,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,而且室内空气流通,采光条件好,冬暖夏凉,不怕风吹雨打,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。
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
标签:

热门推荐

X 关闭

X 关闭